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社会新闻  > 正文

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
菏泽:花开正艳满城芳

作者: 赵念东 蒋 鑫 来源: 大众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4-13 09:04

中国菏泽网消息(大众日报记者 赵念东 蒋 鑫 通讯员 马佳欣)连日来,菏泽市曹州牡丹园、百花园、天香公园等各大牡丹园,花开正艳,人流如织,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追捧。其中,曹州牡丹园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、品种最多的牡丹园,在4月8日和9日迎来了自开园以来最大赏花高峰,客流量达17.5万人次,仅4月8日单日客流量便突破了10万人次。

夜幕降临,园内上演的大型水上实景剧《盛世芳华·牡丹颂》,更是用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,向宾朋展现了“牡丹之都 花样菏泽”的独特魅力。

天为幕,以水为台。《盛世芳华·牡丹颂》实景剧以黄河文化为背景,深入挖掘菏泽历史文化、牡丹文化、非遗民俗文化等文化精髓,通过“安宁的祈求”“和平的种子”“不屈的绽放”“盛世的乐章”四个篇章,运用百米全息幕投影、激光玄幻特效、雾森、VR高科技等表现手法,深度演绎了菏泽的厚重文史底蕴。

多位驻华大使来到菏泽欣赏一年一度的花开盛会。塞浦路斯驻华大使玛莎·玛夫罗玛蒂对牡丹盛开的景象赞不绝口:“这里简直是世界上最棒的地方!这些牡丹拥有如此久远的历史与文化,我一定会邀请朋友来参与这场盛宴。”

4月8日,在菏泽市举办的2023世界牡丹大会上,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,针对当前全球化形势,对唐代诗人徐凝的“何人不爱牡丹花,占断城中好物华”的诗句赋予新时代内涵。蒙曼表示,古诗下一句也可以表述为“占断人间好物华”。

“清苏毓眉《曹南牡丹谱》中有‘牡丹,秦汉以前无考,……唐开元中始盛于长安。每至春暮,车马若狂,以不就赏为耻。逮宋,洛阳之花又为天下冠。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。’”蒙曼说,由此可见,中国牡丹文化呈现接力棒式发展,明清时期起中国牡丹文化中心移至菏泽。 蒙曼认为,菏泽牡丹有三个特性,雍容气、英雄气和民间气,而民间气是菏泽牡丹的独到之处。唐时主要讲宫廷寺院牡丹;宋时讲名园牡丹,而曹州牡丹则是讲老百姓庄稼地里的牡丹,漫山遍野,这就是菏泽牡丹的民间气。“其他地方当年没有做到,但是明清以来菏泽做到了。”

一朵绽放,一城芬芳。如今,菏泽牡丹不仅有观赏价值,更有产业价值。据统计,2022年,菏泽牡丹产业实现总产值102亿元。菏泽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的支持率达85%以上,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90%。目前共有生产加工产品11大类260多种,芍药鲜切花年销超亿枝,销售额占全国的半壁江山。

“菏泽引领牡丹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发展,研发深加工产品260余种,制定了国家标准等各类牡丹产业标准60余项,实现牡丹全价值链挖掘,全产业链开发,推动牡丹产业和文化高质量发展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说。

花可赏、根入药、籽榨油、蕊制茶、瓣提露……在菏泽,国色天香的牡丹衍生出众多特色产品,牡丹产业与区域特色一脉相承,造福着一方百姓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菏泽市做好特色文章,实现差异竞争、错位发展,“富贵之花”正转变成为“富民之花”。

近年来,菏泽立足牡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研究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政策,稳种植、深加工、塑品牌,推动牡丹产业从单纯观赏到“接二连三”融合发展,菏泽牡丹特色产业入选山东省“十强”产业“雁阵形”集群。当前,菏泽市各类牡丹生产、加工和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,开发出各色产品260余种,实现了从“一朵花”到全产业链的精彩“绽放”。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